
10月27日,环球网报道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文化产业系协办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25年学术年会“新大众文艺与新时代美学建设”研讨会。会议现场福建省社科联一级巡视员陈文章、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副院长黄滨先后致辞。
原文转载如下:
10月25日,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25年学术年会“新大众文艺与新时代美学建设”研讨会在福州召开。本次会议由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福建省美学学会承办,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文化产业系、《海峡人文学刊》杂志社协办,来自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福建社会科学院等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指出,新大众文艺是一种由新大众、新主体创造出的新文艺,彰显新时代、新现实催生出的新经验。福建作为数字技术应用与侨乡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闽派”文艺始终以红色基因、海洋文化、乡村振兴为底色,与山海共鸣、蓬勃发展。加强新大众文艺研究,探讨“新大众文艺”与“新时代美学”的互动关系,要在基础理论研讨上取得新突破,在服务社会实践上展现新作为,在引领价值风尚上作出新贡献,不断为深化新大众文艺研究、服务“新福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更多福建智慧。会议现场福建省社科联一级巡视员陈文章、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副院长黄滨先后致辞,福建省美学学会会长伍明春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是福建省社科界2025年学术年会分论坛之一,得到全国学者积极响应,共收到会议论文50余篇。这些论文选题视野开阔,围绕新大众文艺的理论建构与时代审视、文学创作实践与美学传统的诠释、生活美学与媒介转型的多元探索、文化传承与美育实践的当代路径等展开了较为充分的探讨与对话,既勾勒出新时代文艺发展的生动图景,也为美学建设的未来路径提供了多元思考,呈现出理论与实践交织、传统与现代碰撞的鲜明特质。本次会议不仅为学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新大众文艺研究领域的观点碰撞与思想深化,而且对促进“闽派”文艺的创新发展、服务新时代新福建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